2009年2月28日星期六

话说书票

书票,对于消费着麦当劳和可口可乐长大的80后和90后生人来说,应当是个陌生的事物。藏书乃至藏书票、写亲笔信乃至集邮票,这类略显过时而有趣的事物,已经很难在这代新人类上找到踪影了。

我在2004年暑假买过一套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版《王小波全集》,那是我第一次看到真正意义上的书票。一套九卷书,每本书扉页的正中央,均粘着一张毕加索刻的书票,下面附着王小波的一句语录。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我觉得我天生有一种黑色幽默的气质。伴着毕加索深刻的版画抽象书票,你就会觉得,深刻的幽默就是这样来的。

今日参观的第32届国际藏书票双年展名家精品展 给我开了点眼界,发现了自己对书票的认识还存在许多浅陋之处。在此进行一下知识普及:

方寸之间见精神   
著名版画家李桦先生对藏书票曾有一段精辟论述:

我们为什么要提倡藏书票?这是为了提高读书、爱书与藏书的兴趣……我们用藏书票把这三者联系起来,是想由此丰富读书人的精神生活。我们不仅为了知识而读书,更爱护所读的书,进而要求珍藏所爱的书。

我们在此举办中外藏书票艺术展并重温李桦先生对藏书票艺术的独到见解,正是希望通过展览,重新唤起我们对藏书票艺术的关注。

藏书票起源于15世纪的欧洲,素有“纸上宝石”、“版画珍珠”之誉。藏书票最初的功能和我国的藏书印一样,属于个人收藏的一种标记,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几个世纪以来,很多著名艺术家如丢勒、霍加斯、马奈、比亚兹莱、波纳尔、基尔希纳、马蒂斯、柯柯施卡、毕加索、埃舍尔、肯特、栋方志功、李桦等都曾创作了极为珍贵的藏书票作品。他们的参与,使藏书票的功能由单纯的实用性向艺术审美层面发展。 转自:
http://www.douban.com/event/10514661/(活动3月3日结束了,有兴趣的同学赶及去瞧瞧,交通方式可以向我咨询)

“方寸之间见精神”,这句话用来形容书票,再也贴切不过。书票是藏书者根据自己的喜好或者书的主题设计的,5到10厘米见方的版画(当然现在出现了"袖珍书票"或"特大书票",以适应新书种的尺寸)。每张书票上都有一句拉丁文"EX.LIBRIS",中文意思为“我的藏书”,然后一般会署上藏书者的姓。传统的书票一般为木板刻制,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雕刻铜版、飞尘版、美柔汀等制作工艺。(我贴的图为CGD版画书票,即Computer Graphic Design)

书票的艺术价值体现在每张三寸见方的图纸上,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喜好、艺术气质、以及社会环境,传统文化。因为把书票称为窥视一种文化的窗口,也不为过。例如我今日看到的200余张书票中,日本艺术家喜用传统的日本浮世绘风格,而中国艺术家的作品总是在不经意见透露着篆刻的精粹。当然我这么比喻,未免流于简单化。个中精妙,还需你们自己去体会。

藏书票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在今天的受重视程度却比不上集邮。现在大多数不喜欢写信,却总有人对集邮充满热情;现在的大多数不爱读书,却鲜有人听过“书票”这个名词。大概是书票卖不了几个钱吧?

延伸阅读,开开眼界:
方寸之间话书票
情色书票(<18禁入)

转载请注明链接和作者。

1 条评论:

  1. 刚才搜了一下,有的书票值上万。我觉得这完全符合逻辑,以其艺术性、是真迹而非复制品、而且是孤品来看,它的价值一定高于邮票。

    它的不‘流行’,大概是藏品投资市场的忽视吧,总有被捧热的和被冷落的。而且藏书票一开始是阳春白雪,本不普及,不同于邮票;所以人们对它没概念也是正常的。

    你说,快餐消费下藏书票是不是就失去本来意义了呢?即使人们开始懂得欣赏与收藏了。

    回复删除